附近约会的电话号码,全国各地空降app下载,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附近二维码约100块钱一晚上

标准质量
STANDARD & QUALITY
从“保底线”到“攀高线” ——建材行业积极响应《全面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水平 加强品牌建设倡议书》
日期: 2025-04-30 字号 【 打印本页 】
从“保底线”到“攀高线” ——建材行业积极响应《全面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水平 加强品牌建设倡议书》

近年来,我国建材行业在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唯有以质量重塑行业基因,实现从“保底线”到“攀高线”的质变,行业才能真正支撑起“双碳”目标和“好房子”建设的时代使命。在此背景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全面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水平 加强品牌建设倡议书》,不仅是对行业短板的精准回应,更揭示了建材行业必须将质量作为生命线的发展逻辑。

打好“底线保卫战”

“要千方百计做到‘宜业’,努力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尚品’,而不是次品、落后品、淘汰品?!痹?023年底召开的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六届理事会四次会议上,阎晓峰会长曾强调,行业企业要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功能和品牌影响力。

不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材行业部分产品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质量隐患。

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梳理,近五年来,水泥产品的抽检不合格率持续保持在3%以上,2024年在上一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所回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4月7日通报的202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水泥共抽查880批次产品,发现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涉及13个省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4月22日发布的省级监督抽查情况通告更令人忧心:水泥产品抽查95批次,问题发现率高达10.53%!

不只是水泥,防水卷材等建材产品也屡现质量缺陷,建材行业正面临一场关乎行业存续与社会安全的“底线保卫战”。

“从供给侧来看,当前建筑材料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传统建材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材料企业更要严格筑牢产品质量底线,守好法律红线,打造优质品牌,遏制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等短期主义行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标准质量部主任曹元辉表示,联合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书,就是想引导和呼吁行业企业苦练内功、打造差异化,推动整个建材行业质量和品牌能力的全面提升。

从需求侧来看,今年“好房子”建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曹元辉说,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过程中,建材行业正在组织开展以“好材料”助力“好房子”建设工作,必须加快推动提升建筑材料产品质量。

生产企业积极响应

近年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不断强化行业质量提升,连续组织开展39次建材行业年度质量管理活动,行业企业和广大建材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不断提升,近三年活动参与数量每年都增长超过30%。

倡议书发布后,建材行业企业纷纷表示,这是“有切实意义的呼吁”,将积极响应倡议书的各项要求。

作为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建材行业唯一央企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在质量管理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旗下多家企业(如北新建材、中国巨石等)获“全国质量标杆”等称号。

中国建材集团表示,集团正从“规模领先”向“质量、品牌、技术”综合优势升级,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战略增强全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材料产业集团,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作为京津冀建材龙头企业,金隅集团一直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质量观,对重点产品、关键环节严格质量管控,建立并完善在线跟踪、监督抽查、产品飞检、关键信息比对、目标考核、质量追溯等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持续夯实基础管理。

面对倡议书的各项呼吁,金隅集团副总经理刘文彦表示,金隅集团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严守质量红线,秉持严苛质量标准,以资源集约、绿色低碳、质高品优的好产品好服务塑造质量核心竞争力,持续锻造金隅“金”字招牌,为建筑材料行业质量提升和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金隅力量。

倡议书提出,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发展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等质量管控新模式。

对此,刚刚发布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海螺集团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我们这次开发的大模型,能够在第一时间预测熟料的产品质量,更好地调整前端的配料和末端水泥的生产。”海螺水泥副总经理吴铁军向《中国建材》杂志记者表示,针对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强度检测结果滞后、无法及时有效地指导生产的痛点,基于华为云盘古预测大模型,通过实时生产质量关键特征推荐,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了熟料3天、28天强度预测,强度预测值和检测值偏差在1MPa范围内,准确率超85%,进而科学指导生料配料、水泥配方优化,推动“事后调整”迈向“实时调控”。

看到倡议书提出的“加快产品质量追溯”,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段英南立即告诉记者,公司已主持制订并发布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协会标准《建材产品追溯中国ISO标准砂》,参与了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产品追溯体系通用要求》和协会标准《建材产品追溯 水泥》的编制,并依据标准建立了一套中国ISO标准砂产品追溯服务平台和追溯系统。

“中国ISO标准砂正确规范使用直接影响到水泥强度检测值真实性,而且水泥产品质量问题不直接显现,具有隐蔽性?!倍斡⒛媳硎?,建立中国ISO标准砂质量追溯体系能够实现从产品原材料到终端用户全流程、多维度精准追溯,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未来,公司还将以中国ISO标准砂追溯为基础,推动建立标准砂-水泥-混凝土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将追溯服务链延伸至产业链下游企业?!?/span>

多方助力促质量提升

在“宜业尚品、造福人类”行业发展目标指引下,建材行业正阔步走在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联合会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建材产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辈茉愿嫠呒钦?,作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的建材行业标准化管理单位,建材联合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标准工作职能,创新提出并推进建立建材产品使用说明书机制和质量追溯体系。

通过标准的实施、应用,可以做到应用合理、安全可靠、健康放心、减少浪费,实现精准使用建材商品,并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促进建材产品的合理化使用和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曹元辉介绍,目前,GB/T 45592—2025《建筑材料产品追溯体系通用要求》已正式发布,行业标准《建材产品使用说明书通用要求》编制完成,正积极有序地组织推进水泥、玻璃、陶瓷、装饰装修建筑材料等系列产品质量追溯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标准研制工作。

为引导行业企业提升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各大企业集团支持下,2024年9月联合会首次组织开展了建材行业产品使用说明书大赛,涌现出九牧、立邦等系列优秀作品。

建材装备作为建材全产业链的基础支撑,对实现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玉敏表示,协会将积极响应倡议书要求,推动装备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建材装备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以高效、精准的设备保障建材产品质量。

同时,协会将进一步完善建材装备标准体系,开展标准与产品质量协同提升行动,提升装备可靠性,通过装备升级带动工艺革新,以工艺革新促进建材产品质量提升,最终实现品牌增值,为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庆涛告诉记者,为落实倡议书的各项要求,公司将发挥机构绿色低碳标准研制优势,积极参与“好材料”选材标准制定,充分考虑产品更新迭代及技术发展状况及各类绿色低碳标准的协调性,为“好房子”遴选健康、优质、绿色、耐久的建筑材料设好科学准确、可操作的基准。

国建认证也将严守合规底线,通过强化严格的认证评价流程控制机制、技术复核机制,确保认证评价数据、信息及结论真实可靠,同时对证书报告进行防伪追溯,杜绝伪造行为;还会及时将获证企业名单、产品信息、证书有效期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让大众及相关组织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大力宣传推广好品牌和好材料。

看到倡议书后,国检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与资源优势,为企业把好质量关,帮助企业守住质量底线,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推动行业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品牌价值,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市场生态?!拔颐腔菇剿餍畔⒓际跤爰煅榧觳馍疃热诤?,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构建新型质量管控模式,增强行业服务能力?!?/span>

如今,围绕检验检测校准认证等服务领域,国检集团正以科技为引领,对标国际先进,全力推进建筑材料行业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打破标准壁垒,助力行业和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勇攀品牌“高线”

除质量提升外,在品牌培育方面,在工信部的指导下,联合会组织开展了建材行业“三品”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出14项“三品”典型案例,鼓励企业加快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企业也深知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品牌培育方面,中国建材集团加强顶层设计,品牌战略统筹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07位,2025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位列第250位。聚焦品牌宣传,讲好品牌故事,积极参与国务院国资委、央视《对话》《大国基石》《红色丰碑》“国家工业密码”等大型主题宣传,打造了“善用资源日”“善用文化中心”“善用文化之旅”等品牌活动。

倡议书提出,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不断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践行这一战略的杰出代表。从2011年至今,华新已在12个国家投资运营了40余家各类建材工厂,并实现了“投资一家,成功运营一家”的海外投资目标。

华新水泥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全球品牌引领+属地生态共生”为战略支点,构建多维度国际化发展新格局。继续深化“全球标准”与“本土需求”的精准适配,在海外项目中加大绿色低碳改造,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先锋。同时加快本地文化融合,创新品牌叙事体系,努力早日建成全球领先的跨国建材集团。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倡议书提出,建筑材料行业要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形成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产品品牌,持续扩大品牌消费。

曹元辉表示,为加强行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联合会将进一步强化标准质量品牌的牵引作用,发挥好行业标准管理职能优势,助力行业质量提升;加强标准质量品牌人才培养力度和标准的宣贯力度,提高行业标准创新、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水平。

同时,联合会还将积极扩大产品使用说明书和产品质量追溯覆盖领域和范围。继续推动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水泥制品、隔热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建筑密封胶等重点产业说明书和质量追溯体系标准研制,依据标准开展企业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建材产品说明书和质量追溯。

另外,联合会将持续深入开展好“三品”行动。在行业企业参与下,开展建材企业和产品品牌评价体系研究,打造建筑材料行业企业和产品品牌排行榜,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建材名品、优品,营造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

倡议书不仅是行业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更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关键抓手。通过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的双轮驱动,以创新为引擎,以标准为纽带,方能推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编辑:陈苏芹

审核:朱哲、曹元辉

公众号
视频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电话:010-57811569
邮箱:msc@cbmf.org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091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2号